誰都不想在霧霾中生活,誰不想讓垃圾變成金錢?
從垃圾到財富的變化,根源在于農村的生產生活形態發生變化后,秸稈的利用方式沒有同步升級。農業生產具有提供農產品、美化環境、農業教育等多重正的社會效應,但是也不可避免的產生農業秸稈、面源污染、耗水等負面影響。一大車秸稈幾十塊錢,耗時耗力不說,送到秸稈回收利用點還得花掉不少的油錢,直接還田的農機作業又得多花錢。秸稈焚燒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問題,社會不能只要農業的正面效益,而讓農民完全承擔秸稈禁燒的成本,這對農民來說不公平。
然而在現實中,秸稈的治理方式仍然是“以堵為主”,各地不斷出臺修訂焚燒秸稈的“禁令”,每到麥收和秋收時節,農民“躲貓貓”似的想方設法燒秸稈,基層公務員騎著電動車或摩托車下鄉到處“滅火”,但是并不能有效解決問題。秸稈焚燒的存在不是執法部門的不作為,也不是農民不明道理,根源還在于秸稈回收難、再利用效率低、回收成本高。
1、生物質顆粒燃料發熱量大,發熱量在3900~4800千卡/kg左右,經炭化后的發熱量高達7000~8000千卡/kg。
2、生物質顆粒燃料純度高,不含其他不產生熱量的雜物,其含炭量75~85%,灰份3~6%,含水量1~3%,絕對不含煤矸石,石頭等不發熱反而耗熱的雜質,將直接為企業降低成本。
3、生物質顆粒燃料不含硫磷,不腐蝕鍋爐,可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,企業將受益匪淺。
4、由于生物質顆粒燃料不含硫磷,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,因而不會導致酸雨產生,不污染大氣,不污染環境。
5、生物質顆粒燃料清潔衛生,投料方便,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,極大地改善了勞動環境,企業將減少用于勞動力方面的成本。
6、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后灰碴極少,極大地減少堆放煤碴的場地,降低出碴費用。
7、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后的灰燼是品位極高的優質有機鉀肥,可回收創利。
8、生物質顆粒燃料是大自然恩賜于我們的可再生的能源,它是響應中央號召,創造節約性社會。
上一篇:生物質顆粒燃料市場在當下發展中的缺陷!
下一篇:生物質松木顆粒燃料明顯比煤貴,為什么要大力提倡呢